公共基础 - 第81页

物的概念与特征,物的重要成分与非重要成分

(―)物的概念与特征 1.物的概念。物,指存在于人体之外,人力所能支配,并能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有体物及自然力。 2.特征。可成为物权客体的物须具备以下五个特征(前四个特征为民法上物的共同特征, ...

占有是“民法三大难”之一。占有是物权法的基础,很重要,十有八九要考

占有是“民法三大难”之一。占有是物权法的基础,很重要,十有八九要考。   ①占有的分类必须掌握,其本身就是考点。占有的分类还是理解其他制度(如交付、返还原物请求权知保护、占有保护请 ...

民法物权法占有的分类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

(一)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   1.有权占有。指有本权的占有,凡对物享有占有的物权、债权、监护权等,均为有权占 有。所有权人、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留置权人、质权人的占有为有权占有(本权为物权) ...

物权法占有状态的变更的概念,民事事实的发生,会产生占有状态变更的效果

1.概论。一定民事事实的发生,会产生占有状态变更的效果:占有由A种状态变更为B 种状态。是为占有状态的变更。举三个例子:   (1)第一个例子。甲将房屋出租给乙,租期1年,租期届满后,甲不同意续租, ...

占有状态的推定属于证明规则。占有人就其主张的占有事实,毋庸举证

(一)占有状态的推定   1.概念。占有状态的推定属于证明规则。占有人就其主张的占有事实,毋庸举证,法律 推定其主张成立。由否定其主张的相对人负担证明责任,提出证据,推翻该推定。   2.内 ...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致使表意人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

1.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有三(《民通意见》第71条)。   (1)表意人对合同内容发生重大误解(错误具有主观重要性和客观重要性。不是鸡毛蒜 皮、无关宏旨的错误。所谓“主观重要性”,指若表意人知 ...

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是指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

(―)概念与类型(《合同法》第54、55条)   1.类型。   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②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③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未损害国家利益);   ④ ...

欺诈的构成要件一方故意(双重故意!)告知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实事实

1.欺诈的构成要件(《民通意见》第68条)。   ①一方故意(双重故意!)告知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实事实;   ②对方因此陷人错误认识(欺诈与错误具有因果关系)(见例1);   ③对方因错误作出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一、在刑法第三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七条之一:“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 ...

胁迫的构成要件故意(双重故意!)预告实施危害,对方因此陷人恐惧

1.胁迫的构成要件(《民通意见》第69条)。   ①故意(双重故意!)预告实施危害;   ②对方因此陷人恐惧(胁迫与恐惧具有因果关系);   ③对方因恐惧作出意思表示(恐惧与意思表示的作出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