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 第82页
不真实的意思表汞,分为“有意的不真实”与“无意的不真实”
(一)概念与类型 1.不真实的意思表汞,分为“有意的不真实”与“无意的不真实”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具有瑕疵,其效力状况各个不同。 2.无意的不真实,指表意人于意思 ...
无效合同的概念合同自始、当然、确定无效。不能按照当事人的意愿
(一)无效合同的概念 ①合同自始、当然、确定无效。 ②不能按照当事人的意愿发生法律效果。 ③对合同无效有过错的当事人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不当得利返还或者侵权责任。   ...
效力待定的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
(―)概念与类型 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合同法》第47条)。 ②因无权代理(但不构成表见代理)订立的合同(《合同法》第48条)。 ③因无权处分订立的合同(《合同法》第5 ...
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民通意见第72条,双务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
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民通意见》第72条)。 ①双务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②显失公平的事实发生在“合同成立之时”; ③显示公 ...
乘人之危的构成,对方处于危难之际或有某种急迫需要,严重损害对方利益
乘人之危的构成要件(《民通意见》第70条)。 ①一方乘对方处于危难之际或有某种急迫需要; ②逼迫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③严重损害对方利益。 例甲的妻子乙不 ...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特别约定一定的条件的法律行为
1.概念。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特别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者消灭的法律行为。 2.类型。 ①停止条件- ...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将来确定发生的事实作为限制法律行为效力之附款
1.概念。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当事人以将来确定发生的事实作为限制法律行为效力之附款的法律行为。 2.期限的构成。两个要求:①期限是将来确定发生的事实。②期限是当事人约定的,而非法定的。 3. ...
代理指通过他人独立实施法律行为,使自己直接或者间接承担该法律行为
概念。代理,指通过他人独立实施法律行为,而使自己直接或者间接承担该法律行为所生法律效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制度。代理仅与法律行为有关,是法律行为制度的延伸。 特征。①法律行为是代理人独立实 ...
直接代理必须形成一种三方结构, 涉及三方当事人、产生三种法律关系
直接代理的基本构造。直接代理(包括有权代理与无权代理)必须形成一种三方结构, 涉及三方当事人、产生三种法律关系: (1)代理的内部关系,即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授权关系或法定地位,核心是产生委 托 ...
合同法第402条显名的间接代理,合同法第403条,隐名的间接代理
1.显名的间接代理(《合同法》第402条) 例1甲(公安局长)想买一辆玛莎拉蒂(Maserati)轿车,不方便自己出面。就找到乙(菜贩),要求乙以自己的名义到丙车行给自己整一台最贵的回来。乙以 ...